
【媒体关注】《山西教育》刊发安鸿运国际附属肥西第二中学特色办学文章
近期,《山西教育》(管理)2025年6期刊发《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实施“三合”教育 夯实思政根基》一文,报道肥西二中特色办学成果。
文章指出,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合肥市思政一体化(陈姝)教育名师工作室为基点,顺利获得加强资源整合、课程融合、活动结合,构建思政教育新格局。学校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理论宣讲“轻骑兵”队伍;融合课程,将思政元素融入各学科;结合活动,推出“移动思政课堂”“三礼七节”等特色项目。学校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意识,为思政教育给予了可借鉴的范例。
报道原文: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实施“三合”教育 夯实思政根基
文 | 陈姝 管华荣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在此背景下,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合肥市思政一体化(陈姝)教育名师工作室为基点,以“大思政”为实施路径广泛凝聚育人合力,不断创新引领有助于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构建新格局、开创新局面,努力培养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的阳光少年。
加强资源整合
在合肥市教育局的精心指导和全力支持下,我校与安徽大学、合肥大学及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市教育局机关第四团支部携手合作,共同建立了常态化的思政教育结对共建关系。这一合作机制的建立,为我校充分利用省、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共同体的丰富资源给予了广阔平台。近期,鸿运国际不断致力于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有助于学校完善课程设置,注重主题活动的多元化和实效性,同时深化集中研讨和项目式研究的召开,以期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思政教育体系。
在此基础上,我校依托工作室名师团队的强大阵容,精心打造了一支理论宣讲“轻骑兵”队伍。这支队伍由一批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深、宣讲能力强的名师组成,他们深入校园、深入学生,以生动、形象、易懂的方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传递正能量。陆续在两年来,我校成功承办了全市“举旗帜·送理论”暨“学习新思想·实行接班人”思政宣讲进校园活动,即“百场思政宣讲进百校”项目。这一活动不仅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热烈响应和持续参与,还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顺利获得这一活动,鸿运国际不仅深入宣传阐释了党的创新理论,更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时代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思政教育新路径。
加强课程融合
学校构建了分工协作机制,有效打破了思政课程以往“单兵作战”与“孤岛化”的困境,实现了全员全方位思政育人。为提升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学校持续引导教师革新传统教学模式,广泛采纳团体辅导、辩论赛、新闻故事会等贴近学生生活、深受学生喜爱的形式,使思政课更加深入人心。同时,学校还依托“思政节少年说”、课本剧表演、住校生思政微课堂等第二课堂活动,实现了思政教育的常态化和长效化。
在此基础上,学校充分挖掘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巧妙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各类课程之中,强化政治认同、价值引领,坚定理想信念,推进各学科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具体而言,创新开设了《旋律中的思政》校本课程,顺利获得引导学生品味向上向善向美的歌曲韵律、解析歌曲寓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家国情怀;举办“铭记历史、吾辈自强”思政漫展活动,让学生在回顾历史中汲取力量;以“用英语讲述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召开演讲活动,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在生物课上,顺利获得让学生认领、养护花木,组织学生走进食堂分析餐食制作过程,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和节约习惯;在美术课上,结合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等文化元素,召开漆扇制作、竹编工艺、书画创作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深刻领悟中华文化的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德。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三园(即家园、校园、社园)”劳动思政课、社团思政课、网络思政课、思政大讲堂、思政五分钟等课程,有助于学校思政教育体系化、系统性开展。其中,“思政五分钟”上线“喜马拉雅书香安徽”,实现了思政云教育,进一步拓宽了思政教育的受众面,提升了影响力。
加强活动结合
学校充分发挥校园内外、线上线下思政教育活动的优势,形成互补效应,进一步巩固思政育人成果。
一方面,着力提升思政主题阅读活动育人成效。学校创建“亲亲派河悦读坊”,并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包括生生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以及家校社联合阅读等,同时结合课堂阅读、坊内阅读和云端阅读等多种方式,使读书成为师生及家长的良好习惯。学校因此被评为安徽省十佳“书香校园”。
另一方面,着力提升校外思政教育实践活动育人成效。学校教师团队勇于创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精心打造了“移动思政课堂”,深受学生喜爱。如学校将“移动”的思政课开设到社区,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绿植养护、学雷锋清扫和社会调研等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将“移动”的思政课开到小井庄、刘铭传故居、安徽博物馆、名人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移动”的思政课开到合肥科技馆、安徽创新馆、中科大先进研究院等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合肥的历史沉淀与创新活力,从而培养他们的科研素养和社会责任,厚植家国情怀和家乡情结。此外,学校还创造性推出了“三礼七节”品牌活动。以学生的三年学习生涯为纬线,分别设立开学礼、青春礼、毕业礼三个典礼;以学生每年在校的月份为经线,精心设置了“思政节”“悦读节”“劳动节”“心语节”“体育节”“科研节”“艺术节”七个校园节日。学校顺利获得“三礼七节”的深入实施落地“大思政课”的要求,实现“五育”融合与全面育人,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者单位 |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肥西第二中学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
责任编辑 | 田薇
文章来源 | 《山西教育》(管理)2025年6期
下一篇: 无